云端的3D创造力:Zixel让设计与制造更轻更快更智能
发布日期:2025年06月20日
本文作者:董乐成
让想象即刻成型:Zixel 如何用云端 3D CAD + AI 重塑产品创造流程
随着设计工具与 3D CAD 软件的不断进化,产品原型早已不再依赖纸上绘图或线下试错。在今天,通过一款现代化的云端平台,设计师与工程师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创建、修改并实时协作,将想法一步步推向现实。Zixel,正是这样一款面向未来的云原生 3D CAD 工具。
不仅如此,Zixel 还通过接入 DeepSeek 等语言大模型,让 AI 真正参与建模流程——从“生成草图”到“创建参数化特征”,一切都可以用自然语言实现。Zixel 正在为设计流程注入前所未有的智能与效率。
更低成本的数字原型
传统 2D 工具在产品验证阶段常常力不从心。设计师不得不反复制造物理原型来验证结构或功能,既耗时也费钱。而 Zixel 支持完整的三维建模、装配、参数驱动设计,使设计者可以在虚拟空间中随时构建、修改并评估产品结构。
尤其在多版本对比上,Zixel 的参数配置功能可以一键生成多个产品方案,不再需要重复建模。这对多规格产品、模块化系统来说,极大提升了效率,也避免了资源浪费。
AI 参与建模,从“对话”开始
Zixel 已集成 DeepSeek 等主流语言大模型,将“自然语言理解”真正落地在 3D 建模领域。用户不再需要逐层点击工具栏,只需输入一句指令:
“为底部增加一个 10mm 的凸台,并打 6 个均布螺孔。”
Zixel 将自动执行建模操作,生成相应特征;你也可以进一步问:
“这些孔满足标准M6规格吗?” “替换为三角形筋条能减重多少?”
AI 将成为你的设计对话伙伴,不只是助手,更是设计逻辑的参与者。这种指令级 CAD 操作模式,将大幅降低学习门槛,同时提升设计探索效率。
真正实时的协作,支持“指令级分工”
Zixel 提供的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多人协作,而是更进一步的指令级协作模式。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在同一模型中、不同区域,并行执行独立建模任务,如一个人调整壳体外形,另一个人同时添加内部结构,互不干涉、同步无冲突。
这一能力的实现,依赖于 Zixel 构建的“命令树结构 + 建模状态隔离机制”,配合云端几何内核,确保每一次操作都可追溯、可版本化、可回滚。
更关键的是,Zixel 支持将 AI 指令协作嵌入设计流程中:
工程师 A 通过自然语言“生成一个带圆角的壳体结构”
工程师 B 同时使用指令“插入内部支架并自动生成工程图” 两条命令将在云端并行执行,并在模型树中各自保留上下文记录,大幅提升协作速度,降低沟通成本。
设计即制造,打通全流程
在 Zixel 中,你可以为模型自动生成二维工程图、爆炸视图与装配清单,未来更可接入 3D 打印或 CAM 模块,实现“建完即造”。我们正在构建的不只是一个设计平台,而是一套从建模、协同、输出到制造的智能造物体系。
你可以将每一个模型输出为可制造格式(如 STEP、STL、PDF)、提交至制造商,也可以通过版本快照跟踪历史演变。Zixel 正在打通创意到产品的完整路径。
Zixel 不是传统 CAD 软件的“网页版”,它是为云和 AI 时代重构的设计系统。浏览器运行、AI 参与、云端协作、模型即服务(Model as a Service)——每一个特性都在为一件事服务:让设计更轻,让制造更快,让创造无门槛。
在 Zixel,每一次点击、每一次指令、每一个模型,都指向一个更真实、更高效的造物未来。